
辦公地址:海口市海秀中路(金牛嶺公園路口)94號沁園嶺秀B1棟703室
工廠地址:海口市海榆中線業里村口北100米
電話:0898-68624932 傳真:0898-68624930
熱線:13698985812
郵箱:xinmu212@163.com
網址:www.zj-xd.com.cn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新聞資訊>行業熱點
作者:陸本榮 劉毅 李世龍 王剛 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全軍燒傷整形外科中心
皮脂膜是存在于哺乳動物皮膚表面的一層透明薄膜,又稱為乳化脂膜、水脂膜,是皮膚物理屏障(由皮脂膜、角質層角蛋白、脂質、"三明治"結構、"磚墻"結構、水通道蛋白、天然保濕因子等共同構成)的一部分。深度燒傷會造成真皮乳頭層以上乃至全層皮膚毀損,導致皮膚物理屏障結構消失,皮脂腺、汗腺等皮膚附屬器受損或缺失。創面瘢痕修復或移植皮片修復后,皮膚物理屏障的"磚墻"結構(KC和角質細胞以及二者中間的脂質共同形成的結構)和角質層"三明治"結構等可部分逐漸恢復功能,但是皮脂腺、汗腺等皮膚附屬器不能重建或延遲重建,不能形成皮脂膜,皮膚物理屏障功能完整性受到破壞,難以達到完全意義上的"功能愈合"。皮脂膜的缺失使得燒傷創面皮膚修復后缺乏保護、滋潤,成為問題性皮膚,問題性皮膚的康復也是燒傷康復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重建皮脂膜恢復皮脂膜功能對燒傷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就皮脂膜的成分、理化性質、功能及重建情況進行綜述。
1 皮脂膜的成分
皮脂膜由皮脂腺分泌出的皮脂、汗腺分泌的汗液及角質細胞崩解產生的脂質在皮膚角質層表面乳化形成,其中皮脂含量最多、汗液其次、脂質最少。皮脂的成分為甘油三酯(57.5%)、蠟酯(26.0%)、角鯊烯(12.0%)、膽固醇酯(3.0%)及膽固醇(1.5%)等,其中角鯊烯是其特有的。汗液大部分為水,占99.0%~99.5%;固體成分中有無機物和有機物,無機物以氯化鈉居多,還有鈣、鎂、磷、鐵等微量元素,有機物以尿素和乳酸居多,還有少量氨基酸。人體汗液比重為1.001~1.006;pH值一般為4.5~5.5,大量排汗時可達到7.0。脂質主要成分為神經酰胺、游離脂肪酸、膽固醇等,其中神經酰胺是其特有的。在人體皮脂腺分布較多的部位如額頭,幾乎所有的皮脂膜成分均為皮脂,脂質僅占3%~6%。此外,有文獻報道人體皮脂膜中含有抗菌肽。
2 皮脂膜的理化性質
人體皮脂膜為由直徑4~5 nm的微小顆粒隨機排列組成的膜狀結構,隨皮膚角質層的新陳代謝不斷脫落和再生。在立體顯微鏡下觀察暴露在鋨酸蒸氣下的皮膚,可以清楚地看到皮脂膜并非一層均勻一致的膜,而是由不同形狀與大小的脂滴及脂帶構成的膜。四氧化釕染色結果也證明,皮脂膜由無固定形態且厚度可變的薄膜組成。一般來說,人體四肢的皮脂膜厚度相對較薄,一般小于0.5 mm,而在面部等皮脂腺豐富的區域,其厚度可超過0.5 mm。皮脂膜的密度在身體的各部位也有很大的區別,從腿部的1.0 μg/cm2到臉部的(189±42.7)μg/cm2。人體皮脂膜的pH值一般維持在4.5~6.5、平均5.5,最低可達4.0,最高可達9.6。
皮脂膜理化性質主要受皮脂腺分泌、汗腺分泌、角質細胞崩解等影響。
皮脂在皮脂腺內積聚,使腺管內壓力增加;皮脂排出皮膚后,與汗液形成皮脂膜,隨著皮脂黏稠度增加,皮脂膜厚度增加,產生抗皮脂排出的反壓力。這2種壓力的相互作用,影響著皮脂排出。如用脂溶劑去除皮膚表面的皮脂,皮脂分泌會增加,約30 min后又可見新的皮脂排出。影響皮脂腺分泌的因素。(1)部位。人體皮脂腺越豐富的部位(面部、頭皮、胸背部等),皮脂的分泌量越大。(2)年齡。新生兒出生前因受母親體內雄激素的影響,皮脂腺功能活躍,皮脂分泌較多。青春期后,性腺及腎上腺產生的雄激素增多,皮脂腺增大,皮脂分泌增多。雌激素可抑制皮脂腺的分泌,女性絕經后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均減少導致皮脂分泌量急劇減少;男性70歲左右減少。(3)性別及人種。一般同年齡中男性比女性皮脂分泌多,黑人比白人皮脂分泌多。
人體汗腺的分泌受以下多種因素影響。(1)溫度。在正常室溫下,只有少數汗腺有分泌活動,多數處于休息狀態,無出汗的感覺,稱不顯性出汗。氣溫高于30 ℃時,活動性小汗腺增加,排汗明顯,稱顯性出汗。(2)神經。汗腺的透明細胞受膽堿能神經纖維支配,排出汗液。肌上皮細胞受腎上腺素能神經纖維支配而收縮,可促進汗液排出,但不影響汗液分泌。(3)精神狀態及味覺。恐懼、憤怒、興奮等可使手掌、足底、頸部、面部及軀干等處發汗增加,稱為精神性發汗。辛辣食物可使鼻、面、頸、背部等多處出汗,稱為味覺性出汗。(4)一天中時段。大汗腺分泌水平在早晨較高,夜間較低。汗腺分泌的汗液越多,汗液稀釋、流動作用下皮脂膜變厚、脫落速度加快。
角質細胞崩解產生的脂質量較少,對人體皮脂膜理化性質影響較小,主要影響其pH值。皮脂膜之所以呈酸性,除了與汗液成分中的乳酸和氨基酸有關外,還與皮脂中的脂肪酸有關。人體皮脂膜的厚度與皮脂腺分布的密度和皮脂分泌有關,皮脂腺分布的密度越高,皮脂分泌越多則皮脂膜越厚。
3 皮脂膜的功能
(1)屏障作用。皮脂膜是對皮膚鎖水功能而言最重要的一層屏障,可防止皮膚水分過度蒸發、外界水分及其他物質大量進入,使皮膚的含水量保持正常。(2)滋潤皮膚。皮脂膜的脂質可有效滋潤皮膚,使皮膚柔韌、潤滑、富有光澤;水分可使皮膚保持一定的濕潤度,防止干裂。(3)抗感染作用。皮脂膜是皮膚表面的免疫層,皮脂膜中的一些游離脂肪酸能夠抑制某些致病微生物的生長,對皮膚有凈化作用。(4)中和酸堿損害作用。皮脂膜的pH值呈弱酸性,對堿性物質的侵害起緩沖作用,稱為堿中和作用。皮膚和堿性溶液接觸后,最初5 min皮脂膜的中和能力最強,以防止一些堿性物質對皮膚的損害。皮脂膜對pH值在4.2~6.0的酸性物質的侵害也有一定的緩沖能力,稱為酸中和作用。(5)維持人體皮膚表面常駐菌的生態穩定性。人體皮膚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常駐菌群(約1×1012個/m2),其中葡萄球菌、丙酸桿菌和棒狀桿菌3種條件致病菌,正常情況下維持平衡不致病,能夠抵抗酸性環境和抑制其他有害外來細菌侵襲。它們以角質細胞的碎屑或脂質為食,并且能夠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生長。過度清潔和清潔不夠都會使皮膚菌群失衡。
4 皮脂膜重建
皮脂膜缺失后其功能隨之喪失。鎖水功能喪失表現為瘢痕皮膚或移植皮片干燥脫屑、局部瘙癢,形成干性皮膚(也稱乏脂性皮膚);潤膚功能喪失表現為瘢痕或移植皮片質硬、無光澤、干澀、缺乏柔韌性,形成繼發性敏感性皮膚,對外界的物理、化學性刺激耐受性差,對外界抵抗能力降低;中和酸堿功能喪失后瘢痕或移植皮片表面失去弱酸環境,容易受到酸堿物質損害;皮膚表面生態穩定性破壞后菌群失調,致病菌容易侵入導致感染,造成瘢痕或移植皮片破潰。
一般來說,即使是淺Ⅱ度創面,愈合早期新生表皮也非常干燥容易脫屑,說明淺Ⅱ度燒傷后排出皮脂腺和汗腺的腺管也不同程度受到損害,出現皮脂膜形成障礙。深Ⅱ度燒傷后皮膚殘留皮脂腺和汗腺,若不移植皮片,可以依靠殘留皮脂腺和汗腺的上皮修復創面,但是瘢痕比較重,由于汗腺管損壞,早期仍然存在皮脂膜形成障礙。深Ⅱ度以上燒傷移植皮片后,刃厚、中厚皮片不含汗腺,所以極少有交感神經再生,因此采用該種皮片修復后植皮區局部不出汗;全厚皮片植皮的交感神經機能可以再生,植皮區可以出汗但不完全。因而對該類燒傷移植各種皮片均不能獲得如同正常皮膚的質量。淺Ⅱ度燒傷皮脂膜的缺失是暫時的,隨著皮膚不斷新陳代謝,最終可恢復皮脂膜重建;深Ⅱ度及以上燒傷全厚皮片的移植汗腺、皮脂腺、毛囊等皮膚附屬器的功能于術后數月逐漸出現。深Ⅱ度及以上全顏面燒傷全厚皮片移植后全面而完整的皮膚感覺恢復時間為4~5年,伴隨感覺的全面恢復,汗腺及皮脂腺功能基本恢復正常。
近年來研制的組織工程皮膚雖然能盡快覆蓋燒傷創面促進愈合,但不能重建汗腺、皮脂腺、毛囊等皮膚附屬器,國內有關汗腺和皮脂腺移植、再生的研究仍處于實驗階段。陶克等成功分離人胎兒皮膚皮脂腺細胞和外泌汗腺細胞,并進行體外培養,為體外研究皮脂腺、汗腺功能和功能性組織工程皮膚的構建奠定了基礎。付小兵等對瘢痕組織中汗腺的分布特征以及瘢痕對汗腺再生的影響進行了實驗研究,認為大面積深Ⅱ度及以上燒傷創面同樣存在汗腺再生潛能,消除瘢痕組織中屏障因素對汗腺再生的影響,以加速汗腺再生從而達到生理性修復,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在目前組織工程尚不能再生皮脂膜形成要素汗腺、皮脂腺的情況下,根據皮脂膜的理化特性和成分以及形成過程,人工重建皮脂膜是可行的。理想的皮脂膜應無毒、無刺激性、無抗原性、無致癌或致畸性,具有保濕性、潤膚性、弱酸性、半通透性。目前臨床使用的皮脂膜替代物性能較單一,其中硅凝膠膜是瘢痕治療中使用最多的膜狀物,其成分硅膠和硅油能減少皮膚水分蒸發;也有使用橄欖油替代的,橄欖油中含有的各種油脂酸為弱酸性,且橄欖油是植物油中唯一含有角鯊烯的,油脂也可滋潤皮膚。涂穎等報道使用青刺果油修復皮膚物理屏障的研究,對皮脂膜的重建奠定了基礎。化妝品使用的保濕劑主要成分是神經酰胺,多從牛大腦和米糠中提取,與皮脂膜中的成分一致。如果能夠進一步對皮脂膜成分的構成比進行有效測定,加上化妝品制造中使用乳化技術的成熟性,完全有可能重建皮脂膜。
5 展望
目前修復皮脂膜的替代物是醫學護膚品,選擇適宜于干性、敏感性皮膚的醫學護膚品,對緩解燒傷患者皮膚瘙癢、干燥,減少潰瘍、感染發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臨床上對這種醫學護膚品中補充的脂質成分及比例、保濕劑中的油水比例、抗刺激抗過敏成分、pH值等均有一定的要求。保濕類醫學護膚品和表皮的屏障功能修復是目前化妝品工業和皮膚病學領域研究的熱點,但對于適合修復燒傷后的皮膚受損屏障功能的化妝品研究很少,因此適宜于燒傷康復期皮膚特點的醫學護膚品非常少,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對于解決燒傷后問題性皮膚的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來源:中華燒傷雜志2016年第32卷第2期
本文經《中華醫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授權,僅限于非商業應用。
(本網站所有的內容,凡注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務必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本網注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