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辦公地址:海口市海秀中路(金牛嶺公園路口)94號沁園嶺秀B1棟703室
工廠地址:海口市海榆中線業里村口北100米
電話:0898-68624932 傳真:0898-68624930
熱線:13698985812
郵箱:xinmu212@163.com
網址:www.zj-xd.com.cn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新聞資訊>行業熱點
4月16日,北京2022冬奧會重點工程——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施工迎來關鍵節點,承重達4.65萬噸的鋼結構首層桁架成功完成卸載,包括會議廳和會展廳兩個超大無柱空間在內的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鋼結構不再依靠“拐杖”支撐,實現了“自主站立”。下一步,隨著桁架轉換結構卸載如期完成,臨時支撐柱體拆除工作也在有條不紊推進,預計4月底全部完成,屆時會議廳、會展廳兩個超大“無柱空間”將實現整體亮相。今年11月,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將迎來結構封頂。
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將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向全世界的媒體朋友開放。因此,項目設計方案中充分考慮了冬奧會使用需求,結合賽時、賽后不同功能,力爭用最小的改造代價實現賽后改造,充分體現奧運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冬奧會新建場館中,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面臨工期特別緊、任務特別重、標準特別高的巨大挑戰。由于功能需要,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工程首層主要由北區8000平方米的會議廳和南區19000平方米的主展廳構成,兩大區域均設計為超大跨度的鋼結構“無柱空間”,其上還需承載兩層高大、重載的樓層以及屋面結構。工程設計單位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于東暉表示,為了化解無柱空間上層建筑的結構“重壓”,建筑設計采用了通高7.7米,由橫向、縱向、斜向桿件交叉構成的“轉換桁架”結構體系,這個轉換桁架體系跨度長達81米,總承重4.65萬噸,向下承載著兩個超大“無柱空間”,向上托舉著1.6倍于自身的重量,可以將上層結構的重力均勻傳導至首層側邊的支撐柱上,從而實現整個建筑結構的受力平衡。
在結構施工期間,北京建工在首層空間內架設了205根臨時支撐柱用于承重。“而桁架卸載,就是讓鋼結構脫離這205根臨時支撐柱,依靠自身結構完成桁架內力重分布,平衡支撐點施加的反力,實現結構的獨立承載。就相當于人的骨骼逐漸生長,開始自主站立行走的過程。”北京建工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總工程師陳碩暉這樣說道。
為確保萬無一失,北京建工項目團隊采用專業計算軟件對桁架卸載進行了長時間“大數據”演算,反復研究、探索、分析、改進,最終確定了205根臨時支撐柱的最優卸載次序,并通過對鋼柱受彎區域、主次轉換桁架、變形較大的弦桿和腹桿等關鍵點段進行應力監測,確保卸載過程中的結構安全。
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鋼結構首層桁架成功卸載,意味著攻克了技術含量最高、施工難度最大、施工工藝最復雜的鋼結構施工難點,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要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搶抓施工進度,出實招、用實功、見實效,把耽誤的工期搶回來,保障按期交付冬奧組委目標絕不改變!”北京市重大工程建設辦公室副主任丁建明表示。